欢迎访问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第十七届(2022)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圆满举办——分会场二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 2022-08-22

2022年8月21日上午,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主办,南京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2022)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和南京市白金汉爵大酒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分为“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助力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两个主题分会场,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和大数据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天津大学科技创新智库具体协办,吸引到了近百位校内外师生、专家学者、业界翘楚前来参加本次论坛。

分会场二


主题

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主持人

张兮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信管系主任

点评专家

余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战略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论文汇报

深耕于知识产权助力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领域研究的十组研究团队分别进行了学术分享。

NO.01

由上海财经大学张家才带来题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数字化-—— 基于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示范的实证检验”的成果分享。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数字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该研究以知识产权 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建设项目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设对企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的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水平,且这一基准结论在考虑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在企业内部提升了企业自身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外部方面促进了数字化服务供应商的集聚,进而拓宽了企业数字化的渠道,显著地提升了企业数字化水平。异质分析发现,这一促进效应对大企业、服务业企业和有数字化背景高管的企业更显著。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实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战略部署提供了具体的微观路径。

NO.02

由天津大学Ziyan Zhang带来题为“Do patent renewal decisions depend on forward cit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的成果分享。It is unclear whether forward citations have a causal effect on patent renewal decisions. We considered patent renewal a dynamic time series of rational decisions made by patentees, collecting 632,240 records of forward citations and renewal decisions from 31,612 Chinese invention patents during 2001–2020. We identified forward citations' long-term stable causal effect on patent renewal decisions using the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inference. We found forward citations have significant causal effects on patentees’ renewal decisions. Effects of instant and cumulative citations on patentees’ renewal decisions vary according to stages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Due to different signals of diverse types of forward citations, patente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instant citations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cumulative citations in the late ones. Robustness tests support these findings.

NO.03

由南开大学王伦带来题为“企业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流水不腐vs故步自封?”的成果分享。企业知识基础体现了企业知识资源分布状况,有助于构建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加速企业创新进程。现有研究尚未关注企业知识基础稳定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且企业知识基础稳定性与知识组合特征的交互效应尚缺乏分析。本研究运用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理论,使用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知识基础稳定性对创新绩效的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解释不同知识重组方式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知识重组再利用强化了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知识重组创造弱化了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拆解知识重组创造后发现,原有型知识重组强化了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突破型知识重组弱化了知识基础稳定性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混合型知识重组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研究对优化企业知识基础布局,进而拓展创新空间提供了决策依据。

NO.04

由天津大学张芸苓带来题为“标准必要专利信息披露演化博弈研究”的成果分享。专利信息披露是标准必要专利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的重要前提。针对数字化转型时代标准必要专利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该研究构建了标准化组织和专利权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展开理论和仿真分析,以探究信息披露环节中的利益互动机制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系统演化路径受到群体策略选择初始概率、政策损失、政策惩罚、增量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减小强制政策损失并提高非强制政策损失和违规惩罚力度,能够促进标准化组织强制披露,并有效推动专利权人主动披露专利信息。研究结论可为标准化组织制定信息披露政策,推进标准必要专利的信息披露和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提供管理借鉴。

NO.05

由南开大学孙晨晨带来题为“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的预测分析——以城市共同发表论文为例”的成果分享。网络的可预测性问题是复杂网络的研究前沿。该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围绕2000-2019年合著论文数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利用Matlab平台结合灰色预测方法,选取GM(1,1)模型对2021-2025年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开展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未来五年京津冀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呈现出全域到深化的发展态势。(2)从中心性特征角度来看,沧州和邢台两地有望成为新兴核心节点城市。唐山和衡水可能出现创新能力减弱、控制资源能力下降等问题,较前期网络中的发展地位预期会出现跌落。(3)从空间结构角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外围边缘城市与内部合作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协同度在一体化政策等多方促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NO.06

由天津大学李春晖带来题为“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之现状与改革”的成果分享。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仍不能满足需求,质量仍不高,教育和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具体体现为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缺失、本科教育的失败和研究生教育的局限。问题根源于对全能型人才的期望,及未充分认识人才的多样性和成长的渐进性。应推动对创新人才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面向高层次人才的知识产权教育应以其他专业教育为基础;认识到人才的最终成型要在人才市场流通中完成,高校应积极为此提供条件。除了面向中小学通识教育的本科专业外,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并非重点。

NO.07

由金杜律师事务所高莉带来题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果分享。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企业是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更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主体。该研究结合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讨论了与成长阶段相适应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点,充分阐述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等关键环节,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保障企业在技术的使用方面拥有合理的尽可能宽的范围,运用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合法的“垄断”地位,利用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与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对话”,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最终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NO.08

由天津大学郭雅冉带来题为“技术转移中心是否提升了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基于教育部直属理工类高校两阶段DEA分析”的成果分享。高校技术转移有助于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本研究将高校技术转移活动解构为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两个阶段,基于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测度教育部直属理工类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并实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设立及建立时长对高校技术转移相对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样本高校中价值创造阶段平均相对效率远低于技术创新阶段;(2)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存在及建立时长对技术创新阶段相对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对价值创造阶段相对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整体技术转移相对效率具有消极影响。本研究丰富了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更好发挥技术转移中心作用,促进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NO.09

由山西财经大学王迪带来题为“考虑公平关切与标准必要专利贡献价值的供应链决策研究”的成果分享。构建了由单个标准必要专利供应商和单个标准必要专利被许可方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考虑标准必要专利被许可方的公平关切和专利技术的贡献价值,研究三种不同决策情境下供应链的最优技术研发水平、产品研发水平以及产品定价。结果表明:1)供应链成员的决策以及专利供应商效用随专利被许可方的公平关切程度递减。2)供应链成员的决策以及专利供应商效用随标准必要专利的贡献价值递增,当专利被许可方的公平关切与专利贡献价值两种因素同时产生影响时,若专利贡献价值系数超过临界阈值,专利被许可方公平关切的负面影响可以被完全抵消,供应链成员可以实现三种情境中的最优决策结果。3)专利供应商会因高额许可面临罚金,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随罚金系数递增;罚金系数对专利供应商效用的影响与潜在市场规模相关,当潜在市场规模较小、且罚金系数较低时,专利供应商效用随罚金系数递减,否则,专利供应商的效用总是随罚金系数递增。

在交流环节,主持人、点评人与汇报人就知识产权多样性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市场位置的企业对现有专利的决策、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的预测分析、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受到的外部限制、历史沿革定位等外部环境对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商业生态实际场景的意义、标准共同体博弈方之间的战略举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为中国管理学年会围绕该主题举办的第三届分论坛,吸引到包括高校和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关注知识产权管理交叉领域学科热点,致力于为知识产权管理领域顶尖人才搭建沟通桥梁和分享平台,贡献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理论,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期待明年再相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


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