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上午,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十六届(2021)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学说直播平台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与区域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与管理创新”两个主题分会场,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和大数据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天津大学科技创新智库具体协办,吸引到了700余位校内外师生前来参加本次论坛。
分会场二
主题: 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与管理创新
![1D551 1D551](/__local/8/D6/7E/2321F2B98A2FC46AA0BA5E1AEE0_147BC5CB_1D551.png)
🔹 主持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刘大勇,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战略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助理教授尹德云。
论坛伊始,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战略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江首先带来主题为“对深度数字化背景下创新突破与知识学习的在思考”的主旨汇报,在数字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势下,开启了国内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新局面,尤其随着信息科技竞争白热化,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数字经济规模迅速发展,带来多种知识场景;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传输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和智能终端普及使得数据创新和经济成为可能;在数字化条件下,创新的动力从追求性价比到发展多维度,也有更多知识管理的需求,比如产业数字化,未来的电商创新、电子政务、智慧医疗和产业互联网要进一步融合;无处不在的“数据”“智能”“链接”将为我们的中国场景下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带来新动能,为基于当前知识产权发展的理论探索提供了新的内涵和边界。
在讨论环节,余老师同与会师生一起探讨了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有效监管等工作作为支撑,不同规模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搭建,政府、行业协会所发挥的作用,数字背景下的包容性创新与共同富裕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发展方向。
之后,深耕于知识产权管理与管理创新领域研究的八组研究团队分别进行了学术分享。
由天津大学张芸苓带来题为“因人而异还是一视同仁?——专利服务业回应性监管问题研究”的成果分享。专利代理行业监管对于提高专利代理水平、提升专利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回应性监管理论,根据2010-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及2751家专利代理机构的截面数据,深入研究了专利代理行业监管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地区监管能力正向影响服务质量;(2)北京、广东两地监管强度正向影响企业专利代理服务质量,其余29省份监管强度与企业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3)部分地区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其他类型企业对监管强度变化更加敏感。根据上述结论,建议政府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类型实施“因人而异”的回应性监管策略。
由大连理工大学林德明带来题为“基于媒体数据的知识产权热点主题识别”的成果分享。网络新闻的媒体数据中对特定主题的关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政策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因此,深入识别媒体数据中的知识产权主题,对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完善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中新网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新闻文本、发布时间、新闻分类等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深度学习和三词多维共现的方法,深入研究近十年中国知识产权主题的热度、分布以及重点领域。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的热点主题呈现波动的态势,其中对知识产权创造的关注高于运用和保护,这一特征在专利和商标中体现尤为明显。
由天津大学蔡仁婧带来题为“专利撰写是否’多多益善’?——基于26所’双一流’高校的实证研究”的成果分享。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提高高校专利撰写质量、促进其转化运用十分重要。选取26所“双一流”高校198113件专利为研究对象,从授权、有效、转化三个维度测度专利质量,基于Logit模型,实证文本页数、权利要求数、首权字数等指标与专利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撰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多多益善”的特征:(1)文本页数、首权字数显著正向影响专利授权,权利要求数显著负向影响专利授权;(2)文本页数、首权字数对专利有效具有积极影响,权利要求数显著负向作用于专利是否有效;(3)文本页数、首权字数正向作用于专利转化;(4)相比于合作申请专利,在高校独自申请的专利中,文本页数对专利质量具有更强的正向作用。本研究可以为提升专利撰写质量、识别高质量专利、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由海南大学程莉雅带来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内部控制质量提升效应研究”的成果分享。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程度度量指标,并分别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选取2012-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体质量以及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了管理层权力、风险管理委员会、研发投入和行业竞争程度对数字化转型与内部控制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实施了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要显著高于未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且随着企业数字化发展,其内部控制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2)从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看,企业数字化发展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环境、提高风险评估水平以及增强企业信息与沟通能力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3)企业内部管理层权力、是否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研发投入强度会影响数字化发展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效应提供经验证据支持,对科学推动我国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及有效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天津大学刘祎康带来题为“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成果分享。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与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O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2006-2019年7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的OFDI具有出口创造效应,随着中国与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增大,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减弱,且更换变量和计量方法后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东道国按照发展水平分类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OFDI均具有出口创造效应,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差异负向调节OFDI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OFDI与出口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由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郭慧民带来题为“浅析知识产权惩赔制度”的成果分享。根据汉德法则(B>PL),当预防成本远远高于预期侵权成本时,此时的侵权行为将无法得到有效遏止。知识产权作为无形动产,在“守法成本低,违法成本高”的大背景下,极有必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预防恶意侵权行为,以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目标。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坚决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这彰显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从填平原则的困境、比较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与司法适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实践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由天津大学徐文婧带来题为“知识来源与知识的国际采用:基于中国企业在USPTO专利分析”的成果分享。作为不同来源的两种组织学习方式,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外部乃至国家外部的知识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本研究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在美获得授权的4880条发明专利数据,通过负二项回归的方法,对本地知识来源和国际知识来源与中国企业专利国际采用的关系进行验证,并探讨专利技术复杂性和宏观技术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得出以下结论:本地知识来源与企业的专利国际价值负向相关;国际知识来源与之正向相关;专利技术复杂性加剧了本地知识来源与企业专利国际采用的负向关系,以及国际知识来源与企业专利国际采用的正向关系;宏观技术创新水平减弱了本地知识来源与企业专利国际采用的负向关系,以及国际知识来源与企业专利国际采用的正向关系。本研究通过聚焦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创新,厘清了跨越国界的知识来源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推动企业利用专利优势在海外市场开展经营活动。
由17机器人渗透度与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成果分享。工业机器人的兴起为社山东财经大学刘亦抟带来题为“机器人会成为’创新终结者’吗?——基于2000-20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对于创新挤出的忧虑。本研究利用2000—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半连续型双重差分法(TWFE估计)研究企业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优化企业员工结构和降低企业战略多元化程度的机制实现;通过构造以美国行业机器人渗透度计算的中国企业渗透度作为Bartik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保持稳健。
在交流环节,主持人、汇报人与参会师生就大量推进实施回应性监管这种异质性的措施所导致的成本和社会收益、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热点、外部的制度环境对申请者专利撰写的导向影响、能够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中国对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指标构建、中国与西方国家、组织的知识产权惩罚制度的对比、技术复杂性的划分标准、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企业渗透度与企业多元化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36F86](/__local/2/81/97/934A69A027ABBF2AD92C6425138_33854921_36F86.png)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为中国管理学年会围绕该主题举办的第二届分论坛,吸引到包括高校和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关注知识产权管理交叉领域学科热点,致力于为知识产权管理领域顶尖人才搭建沟通桥梁和分享平台,贡献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理论,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期待明年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