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智能大会成果推介之五——借助虚拟仿真 打造国家级金课

发布时间: 2021-05-25

3C639

在线虚拟仿真实验

“国际法虚拟仿真法庭实验教学项目”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模拟法庭师资缺乏和实地学习成本高昂的问题,结合虚拟仿真和三维动画技术还原了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庭内部场景,制作了虚拟法官与学生进行交互式问答,并开创性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对学生提交的法律文书和口头陈述内容进行自动评分。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国际裁判机构的魅力。双语版本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共享。该项目至今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的浏览量为25290次,做实验人数达1217人。进一步将学生的法律学习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结合,其中学生的“街区防疫普法虚拟仿真软件”和“律师养成记虚拟仿真软件”获得了2020年曼杯全国VR设计制作大赛三等奖。

474C1

中外合作慕课项目

以美国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法律和教学实情,完成了在线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法律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该课程已经在智慧树在线课程平台上运行四个学期,累计有来自49所学校的5531人选修过该课程。根据哈佛大学知识共享CC-BY-3.0协议的制作许可,陆续推出根据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系列讲座而制作的慕课,讲座的英文翻译与中英文字幕制作均由天津大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团队通过全校性笔试甄选进行招募,来自十个不同的学院。该慕课资源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嵌入相关课程,并为学生提供两校联合师资的网上答疑,可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制作完成16期慕课,全部共享在“法律科技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在线播放次数达3901次。

4520E

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虚拟仿真硬件设备,使得师生开发的软件能与硬件进行配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沉浸式体验。学生在完成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后积极参加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学生曾获得两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全国一等奖和一次曼德拉国际人权法模拟法庭全国一等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院推荐,获得全额资助前往国际组织进行实习和海外留学深造。

60338

“国际法虚拟仿真法庭实验教学项目”获得了国家级金课和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称号。“线下和线下结合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获得了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