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智能大会成果推介之四——密切关注产业智慧变革,推动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1-05-24

468D6

01

项目概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研究(18ZDA060)”围绕智慧供应链运行机理与中国智慧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智慧供应链创新的技术管理与组织管理、创新目标模式及路径、典型应用及国内外经验借鉴、推进策略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该项目旨在通过揭示智慧供应链创新的典型模式、创新路径和应用经验,加快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为我国企业开展多层次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借鉴,有效支撑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目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体系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项目类别。该项目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准,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02

阶段性成果之一:制定多项国家/国际标准

基于“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研究”课题的前期研究基础,天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日日顺、华为、菜鸟、京东等业内龙头企业起草了多项标准。

2020年9月,研究团队牵头起草的第一项智慧物流领域的IEEE国际标准《智能工厂中的智能物流运作流程标准》获得了立项。该标准规范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中的物流作业流程环节、物流作业流程的实施保证、物流作业流程的评价及改进。首先,标准从厂内物流和厂外物流两个角度,介绍了智能工厂的物流作业流程。其次,本标准从管理组织、设施布局、设备要求、信息系统、人员、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物流作业流程规范的实施保证。第三,该标准介绍了物流作业流程的评价和改进方法。

19BF4

2020年12月,研究团队牵头起草的第一项智慧物流国家标准《智慧物流服务指南》获得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立项。该标准给出了企业提供智慧物流服务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服务提供、服务保障和服务评价需要考虑的要点。


39186

404E1

2021年3月,研究团队牵头起草的第一项无人仓国家标准《无人仓通用技术要求》获得了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的立项。该标准规定了无人仓的通用技术要求与基本参数,包括设施技术要求、设备技术要求、智能算法技术要求、系统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故障处理要求。通过给出无人仓建设的通用技术要求,解决企业在建设无人仓时,设施、设备、系统等不规范的问题,提升企业仓储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A815

此外,研究团队还参与了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供应链管理师(2020版)》(职业编码:4-02-06-05)的研制,参与了供应链行业第一项团体标准《供应链企业分类与评估》的研制,以标准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03

阶段性成果之二:决策咨询报告

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始终与产业界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研并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发展的政策诉求。例如,研究撰写的《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8年2月被国家发改委采纳,并于2020年9月以《促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发改经贸[2020]1315号)正式印发。近年来,团队向相关部门梳理并提交了十几份政策建议,获得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财经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天津市政府等部门的采纳。此外,一些重要观点还得到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重要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


04

阶段性成果之三:主持产业有影响力的会议论

“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刘伟华教授于2018-2021年连续4年受邀参加全球物流技术大会,并主持智慧供应链相关分论坛。


D54A

FC6B


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