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上午,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主办,四川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2020)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具体协办,天津大学文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张俊艳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信息管理与管理科学系主任张兮担任主持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副主任刘大勇作为特约点评专家对报告进行评述点评,吸引到了60余位校内外师生前来参加本次论坛。
![8CC25](/__local/B/A6/00/20F137CE8822557CBF9D6D4E99D_7930F32E_8CC25.png)
论坛上,深耕于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研究的六组研究团队分别进行了主旨分享。
首先由田琛带来题为“基于改进LDA模型的5G标准必要专利竞争态势研究”的成果分享,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5G标准必要专利成为通信领域各个国家和跨国企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十家企业从技术热点、技术重心、竞争态势等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5G领域主要有传输信号与波束等6类技术,热点领域集中于数据传输、硬件设施和载波技术;几乎所有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利布局都更加平衡;华为和诺基亚是当前5G领域的引领者,三星和LG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蔡仁婧做了题为“校企合作创新与专利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美对比的视角”的学术报告,专利质量提升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校企合作创新是提升专利质量的重要路径,其研究团队围绕合作领域、合作学科等几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开展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中美视角下校企合作都能提升专利质量,校校、校研合作创新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美国校企合作创新对专利质量的提升作用大于中国,校企合作创新领域对专利质量存在显著影响,而合作高校的优势学科对专利质量存在显著影响。
刘祎康以“吸引外资和移民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为主题展开分享,其研究团队对2006-2017年间全球8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一国通过吸引FDI增强其对外投资能力的发展路径是存在的,而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吸引高质量外资并增强FDI(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从而使FDI对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增强。
常瑞就“推荐信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基于大型职业社交网站场景模型”这一主题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往的研究多聚焦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与个人能力等相关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但职业社交网站的兴起和信号理论的发展为职业流动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视角,其研究团队运用ELM模型进行探究,发现推荐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推荐双方的关系、推荐双方从事领域的一致性均会对被推荐人的职业流动情况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推荐人社交网络规模对推荐信广度与职业流动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边缘路径与职业流动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李莹围绕“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研究”做了学术报告,其研究团队以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为切入点,总结了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的一般范式,概括了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实务工作存在人工成本高、专利信息与市场信息融合度低、专利侵权风险预警项目分析过于静态以及专利侵权风险预警项目单次展开无后续追踪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框架,为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提供精准决策。
杨祖国聚焦“利用专利引文分析专利价值”展开分享,专利具有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专利引文分析是评估专利价值的重要方法,其研究团队提出利用专利与论文之间的引文及专利与专利之间的引文信息,从引文数量、涉及主题领域、影响的研发机构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专利技术价值的引文分析框架,提出通过分析专利的引文信息可揭示专利技术产生的影响,是专利价值评估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点评环节,刘大勇从研究的前瞻性、现实性、启发性、理论基础、宏观环境和战略视角等方面对六份研究成果逐一进行了点评,对报告的总体思路、研究价值及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等内容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特别就知识产权制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职业流动的理论及其识别机制、专利侵权风险识别的环境因素及市场需求因素、高价值专利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反哺作用规律等方面表达见解,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中国管理学年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分论坛由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负责协办,为中国管理学年会围绕该主题举办的首届分论坛,论坛关注知识产权管理交叉领域学科热点,致力于为知识产权管理领域顶尖人才搭建沟通桥梁和分享平台,贡献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理论,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期待明年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