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智能大会成果推介之六——创新与知识产权为经济发展智慧赋能

发布时间: 2021-05-26

14418

研究内容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研究关注国家发展需要,关注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在科技创新与教育领域加大共同投入,并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该研究成果首次检验了科技创新的公共投入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体现了创新投入对经济发展持续赋能的重要性,为科技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如果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及教育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当年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相关的系数在逐渐减小(从-3.460逐渐减小为-0.268)。到第5年,地方政府加大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投入力度的举措开始呈现显著的积极效果(相关系数为0.416)。换句话说,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孕育创新动能及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正面效果是逐步显现的。

研究表明,尽管在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可能对经济绩效没有“立竿见影”的带动作用,但是如果当下缺失相关投入,而只在一些看似可以在短期内带动经济绩效的项目上过度投入,其结果可能是:不仅长期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不利影响,那种短期的“立竿见影”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渐消失。如果在科技创新和教育领域的长期公共投入不足,有可能过早地将经济增长拖向下行的周期。(参见下图)

A7C83

如上图中所示,其中隐含的倾向是:各地方政府为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可能竞相实施能快速见效的投资项目,从而在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支出不足。

相较于20032016年的总体样本回归结果,基于20122016年这段时期样本的实证结果验证了短期性的经济拉动举措对公共服务的扭曲效果在减弱,这体现出地方政府近些年不再痴迷于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行为,而是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举措,在科技创新和教育领域不断加强公共投入。

(研究由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刘大勇、张俊艳,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余泳泽,及研究生徐春发、容开建共同完成。研究发表于China Economic Review,观点被澎湃新闻、新浪科技、“公共管理研究”公众号等众多媒体平台报道及转载。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ieco.2019.101373)



天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